2012年10月4日星期四

找工作的感想(前篇)


最近有些神经衰弱,每天一点左右睡觉,七点多就自然醒了。
白天很困,今天还在校车上睡着,差点就坐过站了,囧。
因为打算这个学期拿Master毕业,所以最近一直在忙找工作的事情,投了将近20家公司,当然看情况也许会继续投一些公司,和将近10家公司的HR有了一些联系和了解。
最主要是联系到了一些贵系的前辈,所以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想法。

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是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一直不了解职业规划什么的,没有真正的思考过。
我一直认为自己还年轻,可以多尝试,但是其实我并没有定下好的尝试方向。与李老师,叶阳学长的交流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启发。
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梦想,然而不一定能实现,在工作中可以选择一些公司去培养自己,使得自己变成一个generalists,对于很多方面都应该去积累经验。
如果想跳槽,升职,或者成为一个公司的骨干,也需要培养自己成为一个specialist。
现在才23岁,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公司学习,成长,发现自己的专长,然后内外兼修,使得自己各方面得到充足的发展的同时,掌握一门拿手的技术。

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了,我在两家大公司实习过,Microsoft和Google。在Microsoft主要从事研究的实习,虽然只是面向某一个产品的某一个方面,但是我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某一领域如果出现新的paper,我都能初步理解他们的做法。在Google的实习经历比较糟糕,加入了一个大产品的小部门,每天就做一点点事情,感觉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这两点经历让我对未来选择小公司去工作更加坚定,去小公司可以更好的学到一些本事,掌握一个产品End to End的开发过程。并且学习一些开源软件的用法,而不是大公司自己内部的架构。

选择一个小公司,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稳定,而且可能会比较繁忙。
需要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小公司的前景如何?拿什么赚钱?是否会上市?是否会被卖给大公司?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公司文化如何?我不是一个很social的人,所以如何融入公司,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是很重要的,需要考虑的方面。
目前HR问我有什么问题询问,我常常只是问问这个公司现在有多少人,了解一下他们的规模。今天经过李老师提醒,才发现原来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的。

关于经历方面,我突然发现有三点经历对我的事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高中搞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进入了一个不错的圈子,认识到很多牛人,这些牛人直到今天一直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李老师,唐文斌,龙凡,郭华阳等。进入一个好的圈子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彼此认可对方的能力,对对方的未来有期待,这对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更加庆幸的收到一个IOI meet-up的活动邀请,由Quora的CEO,前Facebook的CTO举办的。因为他在2002年也参加过IOI,所以想把这个圈子里的人聚集起来聊一聊,想想能见到很多老朋友,心情莫名的激动起来。
2.上大学选择了清华计算机系,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圈子,与上一个圈子不同的是这里的很多人他们也许并没有出色的竞赛成绩,但是他们在计算机圈内有一些我觉得很不错的成就,比如叶阳学长,有创业过,对选择工作有很深刻的理解,并且给我推荐了一家不错的公司。
3.参加ACM竞赛,与高中竞赛不同,更多要求更快,更准确的coding,写出bug free,clean maintenance的代码,在工作面试的时候非常有帮助,而且实习期间老板也觉得我写的代码比较易读。

最后,在与人交流方面,我发现不在硅谷还是欠缺很多。
从前我只注意大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通过与在硅谷的人交流,我开始注意到一些不是那么大的公司,比如Box,Storm8,Palantir。在硅谷的跳槽很频繁,但一开始的职业选择也同样重要,如果不了解硅谷的一些故事,那么很难想到要申请这些中小型的公司。这些公司分别是不同的学长或者同学推荐给我,可以看出与硅谷的人多交流的重要性。
因此,我开始更加觉得现在跳出UCLA去湾区是很重要且正确的一个选择。

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